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以前,铁路在广州地区只有大沙头和黄沙两间很小的诊所,以及石围塘诊疗点。每个诊所仅有一名医生和五、六名工作人员,日门诊量60—100人次。房屋面积小,条件差,白天工作都要开灯。

  1950年衡阳铁路管理局广州分局开始筹备分局医院,即我院前身。1950年10月12日,以每月50担白米,租用广州市光孝路王德光私人医院作院址,正式开院。医院房屋面积1259.6平方米,因一半房屋被税警部门占用,当时设病床30张,没有分科,也没有门诊,住院病人由大沙头、黄沙两个诊所转诊进院。

    1951年医院成立一周年时,房屋全部收回,设病床60张,分设内儿科,外产科及接诊室。当时有职工40余人。医院医疗设备条件仍较差,全院只有一台30毫安X光机,三台显微镜,一台手提轻便高压消毒锅。医院做第一台阑尾手术时,还临时派人到医药店购买血管钳,手术巾是用医生的白大衣消毒后代替。每当遇上外伤出血较大的病人,因无血源,许多医生、护士往往自己献血给病人,然后再上台手术,外科钱裕生医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image003.pngimage005.png

  

    1952年在现广州农林下路19号处征地39.9亩(23452平方米),因未建围墙,被附近路外单位及建农林下路占去4.4亩,现实际占地35.5亩(23452平方米),开始兴建新院。

   195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发展的需要,原衡阳铁路局撤销,在广州成立广州铁路局,管辖广东、湖南两省铁路,铁路卫生事业得到发展,我院迎来第一次大发展阶段。

    1953年衡阳铁路中心医院解体后,人员、设备一部分留衡阳,一部分调柳州,一部分调广州与原广州铁路分局医院合并,正式成立广州铁路中心医院。

    1954年4月,新院(农林下路)落成使用,成为当时广州东山区三大医院之一(另外两所是中山医、省人民医院)。医院新建病房大楼、门诊部等用房共13277平方米,1957年医院建一栋1202平方米的妇儿科二层楼房。医院有病床300张,设内、外、妇、儿、眼、传染、口腔科;门诊部设各临床科门诊、中医、急诊、住院处;医技科室设药剂科、放射科、病理室、检验科。添置一些设备,如200毫安和500毫安X光机、苏制X线治疗机、心电图、基础代谢、膀胱镜及各科手术器械等。医院还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医疗护理常规。对住院病人严格管理,须经住院处沐浴更衣,寄存不必要的衣物,才送入病房。探视制度也相对严格,病房极少探视和陪护者。为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当时路局把东山铁路托儿所划归中心医院领导,直至1959年。医院加强在托儿所内部设施、营养管理、儿童生长发育观察、疾病隔离、计划免疫等方面的管理,对儿童健康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image007.png

  文革十年,不少专家受到冲击,导致医疗技术停滞,病房曾实行“医护一条龙”,医护水平有较大的倒退。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

  基建设施方面,1979年扩大病房主楼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1983年进行医院环境治理,例如硬化地面,修建花栏、假山、大门,绿化环境等。1986年病房大楼加层与贴瓷片,改善了病房设施,建立了干部病房;新建了五层8891平方米门诊大楼。1987年新建成广南第二门诊部大楼。1988年6月开始新建一栋19层病房大楼。十年基建总投资约2700万元。
  病床科室方面,医院病床1979年增至441张,1981年增至500张,1987年增至533张,1989年增至534张,设内科(含四个病区)、外科(含三个病区)、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眼科、五官科、中医科、皮肤科、口腔科等10个临床科室。

  医疗设备方面,医院800元以上的固资设备由1980年173.4万元增至1989年1600万元,设备总台数达837台。1985年引进日本岛津厂1250型多功能X光机;1986年引进美国全能麻醉机、813血气分析仪、日本肺功能测定仪等;1987年引进血透、血虑机,美国AO厂心脏监护仪等;1988年引进体外循环机、全自动生化仪、r计数仪等;1989年引进西门子直线加速器,中科院的体外震波碎石机,全套内窥镜系列和电子胃肠镜,K+、Na+、Cl+、CO2CP测定仪,全国仅有三台的最先进血液分析仪,液相色谱仪,显微手术器械,电脑自动分析心电图机等设备,初步达到先进水平。

  医疗开支方面,1980年至1989年,医院的全年医疗卫生费开支由121.8万元提高到709.8万元;平均床日药材费由1.60元提高至7.19元;平均每诊次处方值由0.47元提高到2.94元;铁路职工家属的医疗卫生保健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职工与完成任务方面,1989年医院职工总数达915人,其中行管服务人员214人,占全院23.38%,卫技人员701人,占全院76.62%。完成医疗任务:入院病人9389人,手术例数2135人,诊次897666人。

  制度改革与机构设置方面,医院1983年实行制度改革,对内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技术聘任制、干部聘任制等,对外实行向社会开放,技术横向联系等,从而促进了医院的发展,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提高了医院技术水平,收到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机构设置也是从1983年实行变革,此前医疗护理科研由医务处统管,1983年成立院长办公室,护理部;1984年成立设备科,营养科;1986年成立科教室,加强了医院管理工作。

  1988年10月根据广州铁路局卫生费改革的决定,医院第三门诊部交广州铁路分局管理;1989年5月防治科与广南第二门诊部、铁路站段大部分卫生所、保健站给广州铁路分局管理。

    改革开放后,医院的快速发展不仅反映在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且还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肯定。1993年,医院成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1994年,被评为卫生部“爱婴医院”。1996年,被评为铁道部“十佳医院”。

14224344206812010.jpg14224344701920896.jpg14224345053383726.jpg

  

    临床医学院的前身是广州医士学校,始建于40年代。1958年并入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和卫生系,主要培养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人才。1978年设立临床医学部,1980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1983年临床医学部改为临床医学系,1992年根据广东省医药卫生战略调整的需要,学校停招医学本科专业。2004年,临床医学专业恢复招生。


临医01.jpg临医02.jpg

 

    2004年12月,医院成建制移交广东药学院管理并成为其唯一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更名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给医院再次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医、教、研齐头并进,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同年,临床医学专业恢复招生。2005年6月,临床医学系更名为临床医学院。

    2008年9月,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实施一体化管理,进入第三个大发展阶段。

    基础设施及学科专科方面,现有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放病床820张,年出院病人2万多人次。现有学科、专科39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2个,省级“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其他重点专科8个。

2008年 两院一体化揭牌仪式20080928-01.jpg


  人员及医疗设备方面,现有员工126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92人,教授(主任医师)49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43名;博士、硕士14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88名;在省市级以上学会担任主委、副主委及常务以上职务80多人。现有诊疗设备固资3.43亿元,拥有飞利浦双T核磁共振(MR)、超高速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全身伽玛刀、高能量直线加速器各类内窥镜等一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部分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设有现代化层流手术室、重症监护中心(ICU)、心脏重症监护中心(CCU)、血液净化中心、SPF级动物实验室与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拥有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国内一流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教学与社会服务方面,医院是广东省临床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第一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唯一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治疗研究基地、广东省唯一的中西医结合代谢病研究中心临床研究部、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首批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制试点医疗机构、首家广东省红十字会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基地和省红十字会“救心行动”指定合作医院。每年承担近千名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300余名进修、实习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各学科齐全,拥有一支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国家和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南粤优秀教师、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各项工作得到社会肯定,先后荣获“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医院”等 。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广州亚运等突发事件和医疗保障工作中均表现出色,分别被广东省、广州市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2015年4月确定院训为“崇德”、“仁爱”、“博学”、“至臻”,2015年6月确定院徽。

院徽.png

     2016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作为其唯一直属附属医院,我院也相应更名为新葡亰496net。